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本部大楼是港大本部校园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于一九一〇年动工兴建,一九一二年竣工,由香港杰出的巴斯裔商人和慈善家么地爵士捐助兴建;一个多世纪以来,大楼被公认为香港高等教育的标志建筑。

本部大楼由亚洲著名的利安建筑师事务所的Alfred Bryer设计。他的设计不仅包括丰富的新古典建筑特色,同时呈现具原创性的本地元素。这座红砖大楼,楼高三层,比例匀称,由多条古典的爱奥尼式花岗石石柱支撑,布局工整。大楼以正面中央的钟楼作为中轴线,两端各建角楼一对。入口门廊和东、西两侧的女儿墙均饰有三角形山花。

大楼以英国「红砖大学」作参考,大量使用清水红砖,而不是花岗石、石灰岩或砂岩作铺面。红砖相对精工雕琢的石块,是较为朴素的建筑材料。大楼使用红砖,反映港大是踏实、开放和民主的教育机构。大楼的开放式游廊,实为西式建筑为适应香港亚热带气候的设计。

在港大成立初期,本部大楼容纳了港大所有学院,包括文学院、工程学院及医学院,还有演讲室、图书馆、行政办公室,甚至诊所和临时学生宿舍。孙中山先生曾于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日在大礼堂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香港和港大都是他知识的诞生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卫战期间,本部大楼改作大学临时医院,救治战时伤者和来自玛丽医院的病人。战时和沦陷期间,大楼部分地方曾被掠夺一空,又遭受严重破坏,大礼堂的木制屋顶,更被拆除作燃料。大学授课在战时暂停,大楼的修复工程在一九四五年年底展开,大学授课在一九四六年十月工程完成后才恢复。

本部大楼最初的平面布局呈「日」字形,大礼堂位于中央,两侧各有一庭院。在一九五〇年代,大楼向南面增建了新翼,加建了两个庭院,使大楼的平面布局变成「田」字形。加建工程由当时新成立的建筑学院创院院长哥顿.布朗教授负责,建筑风格和物料都遵循大楼原有的设计。

为纪念大学的早期赞助人陆佑博士,大礼堂于一九五六年改称为陆佑堂。礼堂一直是举办大学重要学术和社交活动的场地,例如颁授学位典礼和高桌晚宴等。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外部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五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孔庆荧楼

香港大学孔庆荧楼

孔庆荧楼由商人及港大名誉司库遮打爵士、时任署理港大校长佐敦教授和工程学院院长史密斯教授捐助兴建,于一九一九年二月由时任香港总督司徒拔爵士正式揭幕。孔庆荧楼最初是学生会大楼,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六年是港大学生会的会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楼用作教务处、校董会司库和秘书的办公室,并改称为行政大楼。一九七四年,大楼用作高级教职员联谊会。一九八六年,大楼以已故商人孔庆荧先生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和他的家人对港大的捐助。孔庆荧楼现时由发展及校友事务部使用,亦内设香港大学基金会议厅等。

孔庆荧楼由李杜露建筑师楼设计,楼高两层,以红砖和木桁架建造。它的设计与毗邻的本部大楼十分相似,具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中央半圆屋顶(或称「穹顶」),以中央的顶塔及四周的装饰性窗户和带饰线的簷口作装饰,是整座大楼最瞩目的建筑特色。左右两翼的副楼呈长方型。面向般咸道的北立面原为大楼的主入口,低层中央设有门廊,左右饰以柱廊;上层设有装饰性的金属栏杆。至于面向本部大楼的南立面,则有延伸的门廊和弧形圆拱山墙,与弧形的半圆屋顶互相辉映。建筑的金字屋顶以中式双筒双瓦形式筑砌,这亦见于校园其他历史建筑。

孔庆荧楼外部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冯平山楼

香港大学冯平山楼

冯平山先生是企业家及东亚银行创始人之一,他于一九二九年致函港大第四任校长康宁爵士,表示有意捐赠十万港币,为港大兴建一所中文图书馆。冯平山先生与大学详细讨论后,答应增加捐款,并资助图书馆的文具、电灯、风扇、家具及书架等开支。图书馆(现称冯平山楼)于一九三一年开始动工兴建,一九三二年竣工,并命名冯平山图书馆,以志其慷慨捐赠。图书馆创建目的是支持新成立的中文学院的运作。馆内收集与国学相关的书籍,聚焦艺术、文化、历史和文学。图书馆自成立以来,不但服务港大和香港社会,还服务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学者。

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卫战期间,冯平山楼改作大学临时医院,救治战时伤者和来自玛丽医院的病人。一九五三年,中国艺术及考古学陈列所成立,在冯平山图书馆的一个房间举行展览。一九六二年,冯平山图书馆的藏书转移到新建成以应付学生和学者需要的港大图书馆总馆,原冯平山图书馆则改作为冯平山博物馆,并于一九六四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成立以来,聚焦收藏和展示中国古代文物,例如青铜器、瓷器、书画、陶器等,以配合教授及推广中国艺术及文化的目的。

博物馆于一九九四年易名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旁边的新翼徐展堂楼于一九九六年开放,以通道连接冯平山楼。

冯平山楼由利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高三层,以红砖砌筑,正立面有间距均等的浅色装饰,例如壁柱、窗框、三角楣饰、矮墙及带饰线的簷口等。大楼平面布局呈对称的扇形,中央的空间为中庭,两侧翼楼是房间。大楼中庭的弧形展厅,以八角柱支撑,从屋顶中央的大型天窗采光。

冯平山楼外部于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

邓志昂楼由慈善家邓志昂先生捐助兴建,供港大中文学院使用,以推动中国典籍、历史、哲学、文学及翻译的发展。大楼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时任香港总督贝璐爵士揭幕,其后四十三年,这里凝聚了众多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和教育的学生、教授和学者。自一九七五至七六学年起,邓志昂楼为教育系使用;一九八二年至二〇一二年,亚洲研究中心(一九五二年成立,原称东方文化研究院)亦迁入邓志昂楼。现时,大楼用作饶宗颐学术馆,展示德高望重,已故饶宗颐教授的艺术作品及珍藏。饶教授曾于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在邓志昂楼工作。

邓志昂楼建于俯瞰般咸道的山坡上,设计糅合了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的特色。大楼楼高三层、平顶、设计对称;外墙饰有上海批荡。虽然装饰不多,正立面仍可见到受古典主义启发的建筑特色,例如多立克风格的模塑,在入口楣樑处的三竖线花纹和排档间饰,以及地下和一楼之间外墙上的希腊式螺旋纹饰带。正立面的五个露台,以中央的露台为焦点,左右各建两个,添加充足窗户,犹如为连接户外提供礼仪通道。露台的围栏以金属通花镶板装饰,令露台更觉轻巧,并与正门嵌板的图案互相呼应。位于屋顶楣饰中央的旗杆,体现了大楼兴建时期甚为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正立面、室内开幕纪念碑记及位于般咸道的牌楼上,可见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中的「U」以「V」取代,因为这两个字母在拉丁文是可交换使用的,这也是大楼兴建时期流行的做法。

邓志昂楼外部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仪礼堂

香港大学仪礼堂

仪礼堂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二座学生宿舍,至今仍屹立本部校园内。它和梅堂、两座附属宿舍圣约翰堂及马礼逊堂,以及卢嘉堂共五座宿舍,在一九一五年年底可共容纳多达二百七十位学生。仪礼堂以港大第一任校长仪礼爵士命名,于一九一四年启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卫战期间,仪礼堂改用作大学临时医院,救治战时伤者和来自玛丽医院的病人。战后,仪礼堂于一九四六年重新开放,在一九五六年曾一度改用作体育馆,到一九六三年翻新后再用作男生宿舍。

一九六六年六月的连场暴雨令位于舍堂东面附近的斜坡发生严重山泥倾泻。仪礼堂须紧急疏散,并进行全面修复,宿生须搬到卢嘉堂和其他宿舍暂住,宿舍东端的舍监宿舍最终须被拆除。一九六九年,港大将卢嘉堂、仪礼堂和梅堂合并为一大型宿舍群,命名为「明原堂」,三座宿舍则改称为卢嘉翼、仪礼翼和梅翼。

为配合校园发展的需要,卢嘉翼于一九九二年被拆卸,原址现在是庄月明文娱中心和庄月明化学楼的一部分;仪礼翼则恢复原名仪礼堂。

尽管仪礼堂已改用作大学办公室及教学设施,它昔日原为学生宿舍的历史,体现了港大延续不辍的舍堂文化,亦反映了港大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

仪礼堂和旁边的梅堂皆建于台地上,建筑设计十分相近,非常和谐协调。它是由香港本地建筑师楼甸尼臣蓝及刼士设计,楼高三层,以红砖建造,立面展现丰富的建筑特色,包括正门入口上方的弧形楣饰、粗面砖柱、多立克式柱头和簷楣。正立面和背立面皆建有金属栏杆露台。这些丰富的视觉元素,表现了爱德华年代广泛采用的古典风格。位于正立面墙身的中式陶制漏窗与红砖形成鲜明对比;双层中式金字瓦顶则体现传统中式建筑工艺与西式建筑风格的融合。

仪礼堂外部于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梅堂

香港大学梅堂

梅堂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三座学生宿舍,至今仍屹立本部校园内。它和仪礼堂、两座附属宿舍圣约翰堂及马礼逊堂,以及卢嘉堂共五座宿舍,在一九一五年年底可共容纳多达二百七十位学生。梅堂以港大第二任校监兼第十五任香港总督梅含理爵士命名,于一九一五年启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卫战期间,梅堂用作医疗人员和海外学生的主要住所。一九四二年元旦,大学在梅堂秘密举行了毕业典礼,向在战时参加期末考试并及格的十四名医科生颁授战时学位。战后,梅堂于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重开。

一九六六年六月的连场暴雨令位于舍堂东面附近的斜坡发生严重山泥倾泻。梅堂须紧急疏散,并进行全面修复,宿生须搬到卢嘉堂和其他宿舍暂住,宿舍东端的舍监宿舍最终须被拆除。一九六九年,港大将卢嘉堂、仪礼堂和梅堂合并为一大型宿舍群,命名为「明原堂」,三座宿舍则改称为卢嘉翼、仪礼翼和梅翼。

为配合校园发展的需要,卢嘉翼于一九九二年被拆卸,原址现在是庄月明文娱中心和庄月明化学楼的一部分;梅翼则恢复原名梅堂。

尽管梅堂已改用作大学办公室及教学设施,它昔日原为学生宿舍的历史,体现了港大延续不辍的舍堂文化,亦反映了港大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

梅堂和旁边的仪礼堂皆建于台地上,建筑设计十分相近,非常和谐协调。它是由香港本地建筑师楼甸尼臣蓝及刼士设计,楼高三层,以红砖建造,立面展现丰富的建筑特色,包括正门入口上方的弧形楣饰、粗面砖柱、多立克式柱头和簷楣。正立面和背立面皆建有金属栏杆露台。这些丰富的视觉元素,表现了爱德华年代广泛采用的古典风格。位于正立面墙身的中式陶制漏窗与红砖形成鲜明对比;双层中式金字瓦顶则体现传统中式建筑工艺与西式建筑风格的融合。

梅堂外部于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大学堂

香港大学大学堂

大学堂是香港大学拥有,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它由苏格兰商人杜格拉斯.林柏于一八六一年建成,用作他公司的总部和住宅,并命名为「杜格拉斯堡」。法国外方传道会于一八九四年购入杜格拉斯堡,并进行修缮和加建工程,加设神职人员住所、小圣堂、地下室和印刷工场,并将建筑物改名为「纳匝肋修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外方传道会的活动大减,纳匝肋修院于一九五三年停止运作。正值港大在薄扶林南找寻住宿设施,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学生和教职员,港大遂于一九五四年收购这座建筑,将它用作大学学生宿舍;并于一九五六年九月,将纳匝肋修院改名为「大学堂」,成为男生宿舍。

大学堂楼高三层,融合都铎和哥德建筑风格。一楼和二楼外部有都铎式拱门的柱廊、屋顶有矮墙、小尖塔及角楼;位于外部的花岗石主楼梯由地面通往宿舍一楼,楼梯口有一对神秘动物雕像,俗称为「四不像」,传说学生若触摸了四不像,考试便会不及格。

大学堂内有一条铸铁螺旋楼梯,是在巴黎制造,连接三个楼层。昔日的小圣堂现用作饭堂,它有系樑屋顶,支撑金字屋顶的建造,屋顶以中式瓦片铺砌;饰有窗花格的哥德式窗户和玫瑰窗也是小圣堂的重要建筑特色。小圣堂下面的活动室原是地下室,巨大的石圆柱和厚重的拱墩,及肋状拱顶,不仅支撑着上面小圣堂的重量,更营造了安宁和庄严的气氛。

大学堂外部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为法定古迹。

西环滤水厂平房及工人宿舍

西环滤水厂平房

西环滤水厂工人宿舍

西环滤水厂工人宿舍

西环滤水厂

根据历史文献及地图,西环滤水厂原称「薄扶林滤水池」。滤水池在一八九〇年代投入运作时,设有四个滤池,滤池的过滤介质以粗糙碎石、方形石块、粗沙和幼沙分层组成。一九〇三年,增设两个滤池。平房和两座工人宿舍是西环滤水厂水务历史建筑群仍然保存的建筑。这三座建筑于二〇〇八年,交由环境保护署和港大管理,并翻新改用作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

平房

西环滤水厂平房始建于一八九〇年代,作为西环滤水厂看守员的住所。平房一直用作政府人员宿舍,直至二〇〇六年最后一户迁出为止。

平房是西环滤水厂最具特色的建筑,它楼高一层,建筑类型受印度平房设计影响,经演变后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非常流行。北和东立面的「L」形游廊甚为罕见,亦反映平房设计为适应本地环境而作出改变。

平房以本地花岗石作基座,上面以砖块建成。基座设有通风口,具有阻隔地面湿气及防范白蚁的功能。平房主体部份的金字顶,以中式双筒双瓦形式筑砌,烟囱显示平房是以壁炉取暖。

西环滤水厂的平房于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工人宿舍

两座工人宿舍建于一八九〇年代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比平房的兴建时间稍晚,是昔日华籍工人的宿舍。两者皆为单层砖砌金字顶建筑,屋顶以中式双筒双瓦形式筑砌。

位于东面的宿舍,外墙现时髹上白漆,本为平房的延伸,设置了厨房和厕所,以及华籍工人宿舍。

位于西面,距离平房较远的宿舍,外墙用清水红砖,以荷兰式筑砌法筑砌,丁顺相间的筑砌法令结构墙有足够的承重力;建筑曾是西环滤水厂华籍工人宿舍和厨房。

西环滤水厂的两座工人宿舍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高级职员宿舍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高级职员宿舍

政府为应付香港岛西部对用水不断增加的需求,早于一九一〇年代已经计划兴建新的水务设施;这段时间亦正值港大早期扩张阶段。工程师最后选址薄扶林道旁的前义律炮台兴建水务设施,待英军于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后,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兴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开,并于一九一九年竣工。

随着岁月过去和整体供水运作考虑,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滤水设施最终于一九九三年停止运作。因应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扩建,它们被纳入百周年校园的发展计划中。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高级职员宿舍,楼高两层,建于一九二五年,用作场地管理职员的宿舍。建筑是具西方工艺美术风格,并融合中式建筑特色的优秀例子。宿舍的墙壁和烟囱由本地开采的粗磨花岗石块筑砌。正立面的法式窗户和露台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增加建筑物内外的连系。金字屋顶以中式双筒双瓦形式筑砌,与其他本地的英式建筑相似。除此之外,门廊和露台屋顶的垂脊都饰有独特的弯角末端,具中式建筑风格。

宿舍每层的原来空间布局基本相同。东面有四间房间,设有壁炉,为高级职员所用;住客可以从游廊或露台观赏北面海港的全景或南面的山景。西面的仆人宿舍房间较小。宿舍的高级职员和仆人住宿空间,有各自的楼梯进出。

高级职员宿舍现称为逸夫苑,自二〇一三年起用作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书店和办公室。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高级职员宿舍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工人宿舍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工人宿舍

政府为应付香港岛西部对用水不断增加的需求,早于一九一〇年代已经计划兴建新的水务设施;这段时间亦正值港大早期扩张阶段。工程师最后选址薄扶林道旁的前义律炮台兴建水务设施,待英军于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后,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兴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开,并于一九一九年竣工。

随着岁月过去和整体供水运作考虑,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滤水设施最终于一九九三年停止运作。因应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扩建,它们被纳入百周年校园的发展计划中。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工人宿舍建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作为华籍员工宿舍,是单层红砖建筑,设计简约,呈矩形布局,提供基本住宿设施。宿舍昔日设有「苦力房间」、「看守员房间」和办公室,辅以浴室、厨房和厕所。南立面的游廊具英印融合特色,游廊顶部的椽条一端嵌入砖墙,并由另一边铸铁柱上的垫板支撑。游廊顶部是金字主屋顶的无缝延伸,以中式双筒双瓦形式筑砌,糅合了本地建筑特色。这类小型工人宿舍的设计在一九一〇至一九二〇年代的香港甚为普遍。

工人宿舍现为香港大学访客中心,于二〇一四年启用。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工人宿舍于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滤水厂房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滤水厂房

政府为应付香港岛西部对用水不断增加的需求,早于一九一〇年代已经计划兴建新的水务设施;这段时间亦正值港大早期扩张阶段。工程师最后选址薄扶林道旁的前义律炮台兴建水务设施,待英军于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后,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兴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开,并于一九一九年竣工。

随着岁月过去和整体供水运作考虑,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滤水设施最终于一九九三年停止运作。因应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扩建,它们被纳入百周年校园的发展计划中。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滤水厂房建于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一年间,以辅助香港仔河谷供水计划的运作。滤水厂房透过机械化流程和投放化学物质提升滤水系统的速度和过滤能力。在絮凝和消毒过程中加入明矾(硫酸铝)、石灰、氯等化学物,以提升食水质素。

滤水厂房由三层高的化学楼和两层高的操作室组成,操作室两侧各有一排滤池。厂房是实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在固定间距的樑柱结构之间,以红砖筑砌,令建筑份外引人注目。屋顶矮墙建有装饰镶板,正立面中央的一块塑有「H.K.W.W. 1930-1931」字样,显示建筑的建造年份。

虽然滤水厂房已停止运作,但厂房内原有的喉管、泵、阀门等设施仍然保持完整。游客可从横跨它的观景平台欣赏这座建筑。

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的滤水厂房于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