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鯉魚門軍營第十座

東立面裝有扶欄的拱形長柱廊
舊翼(右方)與一九三五年加建的新翼(左方)相交連接
地下房間的生鐵壁爐,此室曾用作軍械庫。
地下房間的磚砌壁爐

虛擬遊

舊鯉魚門軍營是英軍在香港最早設置及最為重要的防禦工事之一。鯉魚門位處香港島東北角,扼守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位居要衝。一八八五年,軍方決定在鯉魚門興建永久的基礎設施,其後戰務部於一八八九年獲移交鯉魚門一幅土地,以建造軍營。軍營分為中央區(主兵房)、西灣山(上堡壘)和岬角(下堡壘)三部分。一八九〇至一九三九年間,主兵房陸續落成,主要用作英軍辦公室及已婚人員宿舍。及至一八九〇年代,鯉魚門的防禦工事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海防據點,其規模於往後數十年更逐步擴大。

一九三〇年代,隨着科技和戰術的發展,鯉魚門的戰略地位大不如前。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九日,軍營在香港保衞戰中淪入日軍之手。軍營在戰後一直是英軍的訓練基地,直至一九八七年交還香港政府作民事用途。一九八八年起中央區及西灣山成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岬角的軍事設施修復後成為香港海防博物館的一部分。博物館在二〇〇〇年落成啟用。

第十座於一八九〇至一八九五年間落成,一九三五年曾擴建。舊翼相信是軍營內最早落成的建築之一。兵房位於營地北端,居高臨下,本為皇家炮兵團士兵宿舍。

第十座可說是軍營中最典雅優美的建築物,是簡約古典風格建築的罕有佳作。這幢長方形三層建築的正立面和背立面都是拱形柱廊,托斯卡納式方柱承托着扇形拱,中層和頂層的遊廊裝有古典甕形扶欄。於一九三五年加建的新翼大致按舊翼的規模和設計建造。煙囪和大部分的壁爐現仍保留。

舊鯉魚門軍營第十座於二〇一六年列為古蹟。

香港柴灣道75號鯉魚門公園(圖則
請搜尋交通工具及路線,以便預先計劃行程。

關於鯉魚門公園的入場資料,請瀏覽鯉魚門公園的網頁上的訂營須知。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更改,以有關機構公布作準。
返回